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建要闻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党委:着力构建“四横四纵”党建引领新格局

浏览:34800 次 发布时间:2025-09-11 11:29:27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党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破”的勇气推进学院改革创新,以“立”的定力坚守办学治院初心,以“干”的行动赋能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个维度”,以党风引领学风、教风、院风和事业发展为“四个抓手”,以丰富引领内容、建立引领机制、搭建引领平台、开展引领活动为“四种途径”,实现“引领工程”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理想就业、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促进学院建设与发展“四个结合”。

学院创新打造 “红桐树”党建工作品牌(“桐”音同“统”,“树”音同“数”),开展“领航”“榜样”“导学”“培根”“阵地”“伴行”“心语”“风华”等八大工程——聚焦“红桐树领航”工程,提升组织领导力;聚焦“红桐树导学”工程,提升思想引领力;聚焦“红桐树知行”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力;聚焦“红桐树履真”工程,提升队伍创新力;聚焦“红桐树清风”工程,提升廉政执行力;聚焦“红桐树风华”工程,提升队伍战斗力;聚焦“红桐树阵地”工程,提升发展凝聚力;聚焦红桐树荣耀”工程,提升全员向心力。

丰富内容,搭建党建引领工作平台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工程的内容体系、平台建设和方法创新,确保师生在引领工程中得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一是构建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四位一体的“党建引领工程”工作内容体系。在思想引领方面,学院党委着力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引领班子成员的科学决策能力,着力以工作规范引领教师的师德建设和服务能力,着力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的思想风貌。在组织引领方面,强调院党委引领支部、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引领积极分子和学生的组织引领工作格局。在作风引领方面,强调党风引领学风、教风、院风和事业发展。在制度引领方面,学院建立了党委委员联系支部、班级,高年级党员联系低年级班级、党员帮扶困难学生的引领制度。学院积极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院“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团中央服务项目,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全力打造学院实践品牌——“乡村振兴·千村调查”活动,构筑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服务民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获评学校“最佳组织奖”,相关活动在人民网、中安在线、安青网、长江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96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引导学生基层就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截至目前,学院共有10余位学生担任大学生村官,践行着以青春筑梦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二是搭建了基层党支部、党校、工会和学生组织引领工作平台。学院党委注重发挥基层党支部、党校、群团组织在引领工程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强调党员在这些组织中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院结合工作实际科学设置了教师支部、行政教辅支部和学生党支部。注重把支部作为引领党员的平台,把党校作为引领入党积极分子的平台,把教工工会、学生会、团委以及社团组织作为引领广大师生的工作平台,落实了党建引领工程的工作载体。学院“VR党建和廉政教育馆”获批安徽省第六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命名,案例获评全省社科联优秀工作案例。

三是探索了学习、主题教育、主题实践、典型示范的引领工作方法。学院党委注重搞活党建引领工程的工作方式,在学习的形式上采取了集中学习、自学、辅导报告、观看录像等方式;在主题教育的形式上提倡开展以业务为主题的特色主题党日和以专业、班级、组织为单位的主题党日、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在主题实践上确立思想、专业、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学习、社会实践、学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典型示范的工作形式上开展优秀党员引领、师德标兵和服务标兵引领、科研骨干引领、考研先进群体引领示范工作。依托学院“星光爱心超市”大学生创业项目,打造“线下超市+线上电商”的双渠道农超对接模式,目前已实现助农产品销售额近10万元;开展“乡村振兴‘千村’调查”专项社会实践,将校园“小课堂”与乡村“大课堂”贯通,完成调查问卷两千余份,具有安财特色、学科特点的乡村振兴数据库雏形已基本形成。

创新活动,把党建引领工程引向深入

学院党委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提高行政教辅人员的服务能力、促进学院事业发展,大力开展创建活动。

开展党风引领学风创建活动。师生党员的学习风气对学院学风起着示范引领作用。院党委坚持每月一次的院党委中心学习组织制度、间周一次的教职工大会和每月一次的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始终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结合起来。尤其是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为契机,学院党委通过专题党课、学习研讨、撰写心得体会、观看教育片、主题征文比赛、实地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学深悟透,不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开展党风引领教风创建活动。学院党委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并结合“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推广运用优秀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教师工作方法,引领带动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以党员教风,争创教书育人典范、师德修养模范。学院抓住教师“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覆盖全员、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组织教师申报一项“课程思政”项目、参加一次“课程思政”研讨会、参与一场“一流课程建设”培训会、撰写一篇“课程思政”心得体会、参与一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评选、申报一门“一流课程”等具体举措,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氛围。

开展党风引领院风建设活动。院党委引导师生员工树立起敬业、守纪、拼搏、奉献、争先的精神,院领导在实践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实验室建设、学术环境等方面确保了足够的投入和贡献。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院的政治责任,并坚持以学院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学院重大事项。强化对人才引进、培养方案修订和讲坛论坛等的政治把关,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工作取得更大成绩。制定《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党委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方案》,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头雁引领”“智慧党建”三大工程;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工作培训,切实提高党务工作者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着力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教工党支部书记均落实“双带头人”要求,学生党支部书记由政治素质强的专职辅导员担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制度。高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注重效果,推进学院建设与发展

近几年来,党建引领工程在促进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师生素质、凝聚力量助推学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实现互融相促,通过抓党建转作风、促发展、保稳定,有力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发展,并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表彰奖励。学院“红桐树”党建工作品牌获评学校首届“十佳党建品牌”第一名;学硕第一党支部获批学校首届“十佳特色支部”; 学院所有教工支部全部入选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学院“VR 党建和廉政教育馆”获批安徽省第六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命名,案例获评全省社科联优秀工作案例;近两年,学院成功立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7项智库成果获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或中央部委采用;学院获批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获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1项;学院3名教师入选“2022年度全球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名教师荣登“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2名教师入选安徽省第九批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教师入选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人才项目、2名教师获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学人导师”、1名教师获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学者和安徽省优秀青年教师、1名教师荣获2024年度安徽省青年数学奖(全省3人);资源与环境管理学科入选安徽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顺利获批;学院宋马林教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一等奖(全国5人);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及项目2023年和2024年连续获评“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百强团队和百强项目”;学院学生组织作为学校唯一一支团队获评安徽省 2023年“我为同学做实事”优秀队伍。学院顺利完成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总结验收工作,正式成为全校唯一的省级育人试点单位。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