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建要闻

警惕“三只蛙”现象,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

浏览:35362 次 发布时间:2025-09-17 16:42:54

在海淀区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将基层治理创新置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在基层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只蛙”现象,成为阻碍干事创业、制约基层治理的隐忧。深刻认识其危害,精准施策予以破除,对于激发队伍活力、提升治理水平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一、警惕视野困囿的“井底蛙”,破局之道在于登高望远。

“井底蛙”之弊,在于视野狭窄、格局受限。其具体表现为:认知范围固化于眼前“一亩三分地”,对上级政策导向、新兴领域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刻理解;决策思维依赖过往经验和固有模式,面对新情况、新形式、新问题缺乏创新举措和前瞻性眼光;习惯用局部经验判断整体形势,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这种思维定势,导致工作缺乏高度和灵活度,难以适应基层治理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破局之策,重在拓展视野与格局。需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引导基层干部跳出属地局限,深刻领会国家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鼓励“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学院路教育资源独特优势,引入专家学者授课、组织跨区域交流,接触前沿理念与实践;强化战略思维训练,提升干部在全局中定位自身工作,确保方向不偏、行动有力。

二、警惕安于现状的“温水蛙”,破局之道在于居安思危。

“温水蛙”之危,在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诉求和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高要求,反应迟钝、脑袋空空、办法不多,存在明显的“能力恐慌”;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紧要关头,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缺乏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勇气。这种状态,消磨了干部的锐气和闯劲,使工作陷入平庸化、低效化的泥潭。破局之策,在于激发忧患意识与进取精神。必须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严格工作标准和考核评价,倒逼干部提升履职标准;针对性地开展城市治理、应急处突、信访工作等专题培训,着力补齐基层治理能力短板;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误的改革氛围,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干部撑腰,激励其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积极作为。

三、警惕消极怠惰的“冬眠蛙”,破局之道在于唤醒激活。

“冬眠蛙”之害,在于精神懈怠、行动迟缓。其突出特征是:对工作机遇与挑战反应麻木,缺乏应有的职业敏感度和责任感;面对任务推诿塞责、行动迟缓,工作节奏拖沓;习惯于“躺平”,缺乏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严重损害组织效能和政府公信力。这种消极态度,如同“休眠”,不仅浪费人才资源,更会形成不良示范,侵蚀整个队伍的干事创业风气。破局之策,重在强化责任担当与激活内生动力。需要健全选人用人和问责机制,明确权责边界,让“在其位谋其政”成为硬约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引导干部认清使命、珍惜岗位;优化激励关怀机制,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关怀干部成长,对表现优异者及时褒奖、大胆启用,对长期“冬眠”者坚决调整、形成敲山震虎的震慑,彻底唤醒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担当。

破除“三只蛙”现象,是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基层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持续引导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自觉打破思想与能力的束缚,找准定位、奋发有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为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刘人之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