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建要闻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写在第十二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际

浏览:34941 次 发布时间:2025-09-15 17:58:56

近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安葬于祖国大地。迎接仪式庄严肃穆,礼兵整齐列队,国旗缓缓覆盖在棺椁之上,全国人民屏息肃立,泪水与敬意交织成无声的告白。这一幕,让人们再次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七十多年前,无数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赴汤蹈火,保家卫国,他们用青春和生命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烈士们的归来,不仅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深的记忆。

一、从爷爷的故事里感悟忠诚与信仰

爷爷的故事,是我对这段历史最鲜活的记忆。16岁的他怀揣报国志奔赴朝鲜战场,作为一名通信员,冒着枪林弹雨传递命令、抢修线路,并在前线庄严入党。复员后,他在丹东工作,又回到家乡湖北,他把一生默默奉献给祖国建设。生活中,他始终勤俭朴素,常告诫我们:“要爱党爱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质朴的教诲,成为我们子孙后辈的座右铭。从小,爷爷也常常给我们讲起英雄故事:黄继光舍身堵枪眼、邱少云烈火中一动不动、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些名字和事迹,他讲得铿锵有力。那时我年幼懵懂,如今回想,这些故事与爷爷的亲身经历一起,塑造了我们心中最早的信仰启蒙。爷爷的一生,正是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缩影,他们的忠诚与牺牲,是共和国最闪亮的精神火种。

二、从志愿军精神里汲取奋进的力量

志愿军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守护山河,他们的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成为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抗美援朝精神与伟大的抗战精神一脉相承,凝结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丰碑。93阅兵时,老战士们昂首挺立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烈士遗骸回国时,人们自发肃立的敬礼,更是全民族共同的致敬。这些场景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幸福弥足珍贵。今天,我们面对的“战场”不再是硝烟弥漫的前线,而是新的发展与挑战。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到攻坚能源绿色转型;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抗击突发疫情到守护边疆安宁,每一场硬仗都需要这种精神。只有敢于斗争、勇于担当,才能在新时代书写新的胜利。

三、在新时代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

这种精神,不只是铭刻在国家记忆里,更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岗位上代代相传。无数普通人,将英烈精神化为前行动力:科研人员夜以继日攻关难题,基层干部脚踏实地服务群众,青年学子立志报国投身建设。正是这种点点星火,汇聚成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缅怀先烈,是为了砥砺前行。今天,接力的不仅是党员干部,更是每一名青年、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只要我们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就一定能在新的征程上汇聚磅礴伟力,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这,才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告慰。这束跨越七十余年的精神火炬,终将在新时代的接力中,照亮祖国更辽阔的未来。舒晓萌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