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来临,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公安反诈宣讲团也来“报到”,民辅警们奔向校园课堂,让防骗知识成为开学季最潮的“必修课”。
走出“浪浪山”,反诈宣讲“破瓶颈”
如何让反诈宣传真正走进校园深处,走进师生心中?为破解这道难题,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青年夜校”反诈宣讲进校园专题培训来了!9月4日晚上,长沙市公安局望城分局“智勇法制工作室”宣讲团成员覃亚林以“走出反诈宣传的浪浪山”为题,用多年实战经验拆解反诈宣讲难题,为青年民警、社区民辅警传经送宝。
“很多时候不是群众不重视反诈,是我们的宣传没说到点子上!”从事宣传工作多年的覃亚林,一开口就用接地气的话拉近了距离。“之前去高校宣讲,讲了10种诈骗类型,结果学生啥也没记住。于是我用本校真实案例说话,让宣传内容‘精准命中’需求,该校诈骗发案率显著下降,反诈知晓率蹭蹭地上升。”
此次“青年夜校”,通过“老带新”“实战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帮助青年民警、社区民辅警们打破传统“瓶颈”——不再是“发传单、念条文”,而是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让反诈知识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让骗子的套路“无人信、行不通”。
夜色渐深,警营的灯光依旧明亮。走出教室的青年民警们,笔记本上写满知识点,心里装满反诈斗志。“反诈没有终点线,但只要我们敢创新、肯实干,就一定能让反诈宣传走出‘浪浪山’。守好大家的‘钱袋子’,让骗子的话术无人相信!”
开学第一课,反诈课堂“活起来”
随着开学季的来临,带着“走出反诈浪浪山”的启示与方法,社区民辅警纷纷走进辖区各所学校,将理论转化为一场场生动的“开学反诈第一课”实践。
课堂上,民辅警不再拘泥于形式化的说教,而是将培训中所学的叙事技巧、情景模拟方法和互动问答策略灵活运用于宣讲现场,用亲切生动的方言俗语揭秘刷单诈骗、网游交易、冒充客服等常见诈骗类型。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识破骗局,在亲身参与中筑牢防线。
“什么是帮信罪?答对的同学有奖品哦!”“我知道,我知道……”9月5日下午,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反诈课堂上,5000余名大一新生积极参有奖问答环节,部分同学还获得警察小熊奖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民警的宣讲课学到很多反诈知识,成功积累了防骗经验。
在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望城区职业中专等学校,社区民辅警通过“集中宣讲+互动交流”的形式,与同学们联手“battle”诈骗套路,并反复提醒大家“转账汇款要问家长,陌生链接不要点击”。同学们围着看、跟着学,互动不断,笑声阵阵,让“反诈第一课”既好玩又实用,让防骗知识“入脑入心”。
这场从“浪浪山”到“校园课堂”的跨越,不仅让反诈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更推动反诈宣传从“单向传播”迈向“双向共鸣”,实现了反诈知识从“入耳”到“入心”的转变,真正构筑了校园防骗的坚实防火墙。(何建军 曹杰 李娜 覃亚林 唐采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