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区域慈善生态活力,2025年7月30日上午,成都市新都区民政局、区委社会工作部以“聚力慈善新征程 共绘香城暖画卷”为主题,联合举行新都区2025年省级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推进会暨“香愿有你·香慈共行”公益慈善项目交流活动。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申超、新都区副区长马宗祥出席活动并讲话。市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市慈善总会负责人,区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区委社会工作部常务负责人,区级有关部门、镇(街道)分管负责人,驻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代表参加活动。
新都区副区长马宗祥强调新都区作为2025年省级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肩负着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并从三个方面对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站位再提高,坚决扛牢试点政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担当作为,抓好试点任务的落地落实不断推进新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重点再聚焦,持续擦亮慈善新都品牌。以建设“五维一体”新都慈善高质量发展体系为目标,从组织领导、制度体系、文化体系、慈善品牌、要素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三是责任再压实,切实保障试点推进有力。要强化责任落实、监督管理、宣传推广,具体慈善事业发展试点相关工作要求及信息,形成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申超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新都区在慈善领域的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并对推进试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慈善事业时代使命。要扛起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强化惠民利民的民生担当,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推动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变。二是聚焦关键环节,推动试点工作提质增效。要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四个转变”,筑牢公信根基,构建生态体系,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手段,提高慈善资源整合效率。三是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走深走实。要加强组织领导、激励支持、信息共享和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示范成果。
会上,4个优秀公益项目与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代表做分享交流:
由新都区退役军人战旗红志愿服务中心实施的“战旗红应急安全进校园活动项目”,通过组织退役军人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新都区1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消防、地震、水域、急救等36次安全培训及应急疏散演练志愿服务活动,显著提升了校园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由新都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联合区总工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实施的“‘暑’有所托 伴‘童’成长暑期托管项目”,重点覆盖双职工家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殊困难家庭的子女,通过劳模宣讲、非遗手工等课程,配备专业教师和志愿者团队,服务180余名孩子,切实解决了暑假期间儿童托管问题,助力家庭与社会和谐。
由四川省医疗设计创新促进会实施的“‘医到家·护健康’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社区志愿服务、门诊导诊服务、健康大讲急救急诊演练等服务方式,链接韩红慈善基金、大病救助基金等资源,形成“医院主导、多方参与”模式,覆盖7个街道,服务超万人次,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形成了“定期参与筛查+按建议调整生活习惯”的良性循环。
由成都市新都区小草公益服务中心实施的“桂中社区‘信义互助 善治桂中’项目”,通过搭建信义治理平台、孵化院落队伍,动员居民,联动商家,整合资金7.4万元,聚焦信托制物业运行、居民参与小区信义治理问题,有效提升居民参与意识,推动信托制小区从“形式导入”转向“实质运行”。
本次共38个优秀公益及志愿服务项目代表参加了交流活动,切实打响了新都慈善公益和志愿服务品牌,在助老扶幼、社区治理、新就业群体关怀等领域实现全域发展。
下一步,新都区将持续深化试点工作,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平台、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强化专业人才培育等举措,全面提升区域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发展能级,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慈善发展路径,为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