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聚焦中小微企业劳动关系治理难点,创新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通过搭建“四个平台”协同联动的实践模式,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受益”的共治共享格局,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提升劳动关系事务管理效能,降低用工风险,夯实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依托“四个平台”协同运作,全区托管服务已覆盖超2000家中小微企业,劳动纠纷发生率较托管前同期下降30.6%。
一是打造实体化精准服务平台。在区级层面高标准建设实体化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中心,设置专业服务窗口,全面开展政策咨询、效果评估及宣传推介工作。遴选18家专业机构组建核心服务团队(含1家行业协会、8家律师事务所、9家人力资源机构),面向区内中小微企业提供涵盖劳动合同管理、用工风险评估、劳动关系规范建立等7项基础免费服务。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服务机构签订协议,按需定制精准服务。同时,依托镇(街道)、产业园区建立11个托管服务站点,强化区域性托管服务推广与对接。
二是构建常态化赋能提升平台。依托“3·20”劳动关系日、“魅力香城·和谐同行”及“订单式”宣讲等公共服务品牌,系统搭建赋能平台。统筹托管团队优质师资力量,紧密对接服务机构专业优势与企业实际需求,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精准政策解读、纠纷调解等专项赋能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培训活动30余场,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案件40余起,提供深度政策咨询超100次。同时,编制发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合规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典型案例汇编》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引导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
三是完善多元化宣传推介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宣传矩阵,高效整合资源,协同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推介,持续提升服务知晓度与参与度。举办专场服务机构推介会,促进企业与托管服务机构“双向奔赴”。借助四川省“春风行动”以及成都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等契机,深入开展托管服务主题宣讲24场次、提供线上线下咨询8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针对发生信访、仲裁、监察等劳动纠纷案件的企业开展定向精准宣传,引导其参与免费托管服务。通过“职言职语”微信群和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持续发布托管服务专题推文70余篇,拓展宣传广度与深度。
四是建设智能化数据分析平台。创新打造“新都区劳动纠纷智慧感知联动场景”,嵌入托管服务功能模块,对参与托管的中小微企业行业分布、人员规模、辖区分布等情况进行动态统计与智能分析,基于数据模型对托管企业潜在劳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预测,签订协议的企业如发生纠纷预警,将通知相关服务机构协助调处。建立健全服务评估机制,将服务企业预警预测情况及处置成效纳入服务机构综合评估关键指标,充分运用风险预警预测数据科学评价托管服务效能,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精准度与实效性。(供稿:成都市新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