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龙川镇
“四项机制”照亮走失老人归家路
“找到了,找到了,老人在这里……”这是近日发生在云南省南华县龙川镇上庄科村委会田心小组的一幕。
走失老人能够及时归家,这还得从今年4月份出台的基层治理“四项机制”说起。针对网格管理任务重,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过多、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为破解微网格员“看得见、管不了、管不好”的难题,龙川镇运用“问题发现—及时上报—快速处置—反馈跟踪”四项机制,优化“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微网格员”组织体系,为微网格员量身定制邻里纠纷、防灾减灾、人居环境、民生诉求、违法犯罪、外来人员、异常情况等问题上报处置工作流程,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周书记,我是田心村段从平,我们村段某某今天早上出去找菌子就一直没有回来,因为事情紧急,就直接报给你了,请村委会协调组织人帮助找一下……”上庄科村田心小组微网格员段从平急切地说。
接到微网格员段从平报告后,村党总支书记周永才及时向镇上报告,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微网格员赶赴当事人家中安抚家人,详细询问走失老人具体信息及体貌特征,编写寻人启事,发布在各村(社区)、村组微信群内;同时,通过走访小组干部及附近村民等方式,确定老人大概走失方向和可能位置,组织村组干部、网格员、微网格员和热心群众展开寻找。
考虑到老人是一位言语障碍患者,加之老人所走失的山林广茂、岔路众多,加之近期天气阴雨绵绵,山上路滑、落石、夜间低温等情况较为复杂,为确保老人的生命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镇级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向龙川派出所、县应急局等寻求相关专业力量参与支援。
在大家的努力下,经过36小时,终于在离家6.5公里处的徐营村委会叶家坡路边发现了走丢的老人。在确认老人身体无大碍后,大家将老人送回家。
“老人走失的紧急信息得以第一时间上报,并第一时间组织发动人员寻找,这得益于进一步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四项机制”这套务实管用、长期有效的制度,打通村级党组织在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4个环节中的痛点堵点,把村级党组织贴近群众、掌握情况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同时,我们对村干部走访联系群众的频率、方式做详细要求,并要求根据问题的性质、内容和紧急程度,采取多种方式灵活上报,采用分级处置和上下联动调处相结合的模式,事项办结后听取群众评价。”组织委员鲁宗洲说。
今年以来,龙川镇立足城关镇辖区面积广、矛盾纠纷多、安全隐患多、流动人口多、群众需求多等实际,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航赋能”工程为抓手,划细划小城乡“微网格”2287个,从村(社区)小组干部、党员、“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退休干部、热心群众当中选强配齐网格员、微网格员。同时,定期组织微网格员开展防灾减灾、纠纷化解、民生诉求等专题实战模拟演练78场次。此外,通过“以件计补”机制,完善激励措施,整合各方资源对上报信息及时、配合处置得当的微网格员给予10—100元奖励,有效调动了微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破解了“没人干、不会干、不想干”的问题。
“四项机制”照亮走失老人归家路,也必将照亮未来基层治理蓝图。下步,我们将立足城关镇实际,化压力为动力,深化“四项机制”工作模式,做实“微网格”,搭建“微平台”,做优“微服务”,打通“微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镇党委书记张育果说。
( 鲁宗洲 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