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建要闻

善读"无字书”

浏览:34790 次 发布时间:2025-06-24 18:48:2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生活的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多读有字之书,更要善读无字之书,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增长才干。

现实中,部分干部对读好“无字书”的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充足,有的深居简出,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对基层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有的陷入事物主义的泥沼,只顾着忙忙碌碌,不注重总结提炼;有的虽然能够对各种实践产物进行剖析,但不善于听取众人意见,个人的判断往往有失偏颇。凡此种种,都是不读“无字书”、错读“无字书”的具体表现。当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更加需要广大干部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做到善读“无字书”,真正把鲜活实践中的好办法、好经验提炼出来,运用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善读“无字书”同样有着精彩的阐释。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龙场时,抛开经史注疏,在瘴疠之地与百姓同劳,在“事上磨练”中悟出“心即理”的哲学;李时珍提出“医者贵在格物”,在编撰《本草纲目》时,踏遍深山采药,向药农、樵夫请教经验,勘正了古籍中的许多记载错误。“无字书”是他人经验的提炼,是丰富实践的结晶。读好“无字书”,不仅是一种文化自觉,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造主观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读好“无字书”,我们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善读“无字书”,要迈开步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坐在办公室,是看不到问题、寻不到办法的。只有迈开步子,向人民群众的家长里短走去,向工厂田野的实践一线走去,向事业发展的广阔天地走去,才能在基层实践中更好感悟创新理论并用以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要勤跑基层,既看“花园与盆景”,也看“后院与角落”,真正深入到生产生活的一线,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蜻蜓点水、浅尝则止,必须把调研作为一个永恒课题扎扎实实的做下去。要掌握方法,熟练运用群众语言,善于拜群众为师,在交流中少些四平八稳的发言、长篇大论的讲话,多用群众爱听、想听、听得懂、接地气的大白话,从而把群众智慧有效凝聚起来。

善读“无字书”,要开动脑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不仅在于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更在于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对看到的事物进一步的做分析、做总结,而且要能够把形成的经验性认识再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如此,方可以把“无字书”真正读懂读透。要善于总结,面对调研中发现的各种情况,既要能从点到面,站在宏观视角看待,也要能从好到坏,利用辩证思维分析,还要持续锻炼从各种信息中提炼重点和关键的能力,真正把“无字书”中的精华读出来。要灵活运用,对于得到的好经验好做法,不能搞“拿来主义”,不加研究就照搬照抄,要注意根据条件的不同,对其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正,并运用到合适的工作中去,避免陷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窘境。

作者:李鸿祥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