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田地区于田县紧紧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丰富培训资源、激活日常教育、建强培训矩阵为抓手,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坚持深挖培训资源,打造党员教育“实景课堂”。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聚焦党员教育提质增效,以增强实用性、互动性为核心,通过开展“微党课、微朗读、微故事、微分享”四微学用活动,打造沉浸式、立体化的党员教育阵地,让红色历史在国通语讲述中焕发新活力。于田县阗东防沙治沙示范区则以“沙产业”发展为实践课堂,通过讲述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治沙又致富的奋斗故事,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阵地。
坚持创新培训模式,激活日常学习“神经末梢”。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站点,通过“学前准备有规划、学习过程有管理、‘两项活动’添动力、学用结合促提升”四步法,推动党员远程教育日常学用与“三会一课”“党旗映天山”主题党日活动有机融合,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鸿星尔克新疆生产基地,企业党支部推行“集中办班+日常实践+激励机制”的国通语学用模式,通过“车间微课堂”“师徒结对学”,让1500余名员工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国通语能力。此外,于田县“振兴路上”直播活动创新助农学用模式,通过构建“村级报单、乡镇研判、组织派工、行业解决”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粮食作物高产栽培等关键技术精准输送至基层群众,打造党员教育服务“三农”的“高速直通车”,以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坚持健全培训体系,构建多元赋能“教育矩阵”。自治区于田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结合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进藏先遣连纪念碑等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基地辐射点位整体思路,辐射打造一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一村(托格日尕孜村)、一湖(龙湖)、一路(先遣连进藏路)、一乡(达里雅布依乡)、一厂(鸿星尔克工厂)6个现场教学点位,构建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9类教学模式,延伸打造全地区若干现场教学点位,形成“1+6+9+X”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区域性党员教育“加油站”。于田县教育系统推进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进机关、学校建设,打造“红色、专业、师德、实践”四大课堂,通过“党建+业务”双提升培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深度融合。
于田县委组织部 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