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若羌县紧密结合县域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以“统、排、夯、育、暖”五项举措精准发力,有效提升了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与效能,为若羌新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能”。
高位统筹 凝聚“新”合力
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列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成立由行业部门、乡镇及工业园区构成的工作专班,构建起“两新工委抓统筹、行业部门抓推进、属地党组织保兜底”的协同工作体系。通过召开推进会、破解难点问题,并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行业主管与属地兜底责任,确保了工作统得起、管得实、无盲区。
精准摸排 掌握“新”底数
聚焦组织、领域、行业、群体四大重点,创新运用“六步工作法”,对全县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进行起底摸排,动态完善党建台账。依据摸排结果,科学制定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四类计划,明确了党组织组建的时间表和路径图,为精准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
夯基扩面 拓展“新”覆盖
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同步、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并重。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工作覆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覆盖率显著提升,同步建立健全群团组织,并选派“红色驻企特派员”,通过完善“选育考奖”机制激发指导员队伍活力。
典型引路 培育“新”品牌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实施典型培育引领行动。完善制度保障,落实“党费+财政”双渠道经费支持,推动新兴领域党组织实现“六有”目标。培育出德民社会服务中心“党建+社工”、若羌农业产业园“党组织领航发展”等一批特色党建品牌,党员攻坚队在项目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效助推产业发展与绿色转型。
暖心服务 汇聚“新”力量
针对新就业群体特点,实施“新”力汇聚共治行动。整合资源构建“10+11+N”暖新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五送”关爱活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推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制度,引导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化身基层治理的“信息员”“预警员”和“宣传员”。目前,已选聘多名新就业群体基层治理信息员,有效解决问题,增强了该群体的归属感与融入度,推动了其从“社会人”向“治理合伙人”的转变。
若羌县通过一系列务实创新的举措,有效激发了新兴领域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供稿:新疆巴州若羌县委社会工作部 乔军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