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本单元,是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组织者和联系人,承担着基层治理的关键任务。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建强组织“主阵地”、激活党员“红细胞”、搭好党群“连心桥”,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建强组织“主阵地”。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只有不断把基层党组织建得更加有力,党在基层的战斗力、执行力才能全面过硬。一方面,要不断拓展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嵌入网格中,发挥好组织优势,把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个人各类资源统筹起来,将服务管理下沉一线,以“小网格”“大党建”、“小社区”“大党委”,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另一方面,要选优配党组织负责人、网格员等,制度化实施工作规程、规范化开展网格管理、常态化开展“全岗通”培训、标准化落实考核,以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赋能基层治理。
激活党员“红细胞”。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员”、真抓实干的“服务员”、农情农事的“调研员”、攻坚一线的“战斗员”,引导基层党员主动参与到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乡风文明创建等工作中,从思想上凝聚党群共建共治合力,在实干中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要紧盯基层党员队伍“后继有人”这一大计,以发展的眼光,持续做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培养,注重在产业发展带头人、优秀返乡返乡大学生、新业态新就业等群体发展党员,聚焦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等综合因素,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激活党员队伍“源头活水”。
搭好党群“连心桥”。群众的经验是最丰富的,群众的力量是最伟大的,坚持团结和组织广大群众,再复杂的局面也能破题,再棘手的问题也能解决。要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矛盾问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以问题为导向,组建工作专班、攻坚队伍,向群众实践学经验、要答案,真正把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解决到实处,以实际成效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围绕三治融合,突出群众自治,着力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路径,搭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议事平台、活动舞台,正确引导基层群众开展对话协商,让村(社区)事务由群众“作主”,让群众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不断增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意识,推动“民事官定”向“民事民定”转变。
作者:李鸿祥